王东岳:经验以内的,不叫知识
现场笔记首发
演讲|王东岳(哲学家、独立学者)
笔记|笔记侠
编辑|笔记侠 Notesman
根据2015年10月25日下午王东岳先生在颠覆式创新研习社“哲学纵横谈”演讲整理,笔记侠经主办方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违者必究。
人物名片:哲学家,独立学者,“递弱代偿”原理提出者,潜心终南山山下修学20年,终得《物演通论》。
导言:
“知”是什么?“在”是什么?“知”和“在”是什么关系?你不能证明杯子是存在的?什么是不可知论?什么是知识?时间和空间也是主观唯心的?西方古典哲学的最高点在哪里?什么是“递弱代偿”?它能弥补东西方哲学的遗留问题吗?
关键词:辩证法 唯物主义 认知论
二元论 唯心主义 递弱代偿 康德
演讲笔记——
在西方,所有哲学家和科学家没有区别,或者对当时的自然科学都有研究。曾经有人问爱因斯坦什么是相对论?他说,相对论不过是经验和逻辑刚巧相符的逻辑。
霍金写了一本哲学书《大设计》,他说“实在性”不过是一套自洽的、和观测对应的主观图景和逻辑模型,或者“依赖模型的实在主义”。什么叫对象?感知不管是感性还是理性,一旦投射在对象上,就是被扭曲的对象,而客体是无法扭曲的真存。对象和客体不是一个概念,“实在”就是客体。
霍金说,你把鱼放在圆形鱼缸,由于光遇到了折射,因此鱼看外部的世界是变形的,所以,你犹如鱼,你怎么知道你看到的世界不是扭曲的?现在有十一维时空的概念,那么你怎么不知道你和鱼没有分别?
霍金又引出一个例子:古希腊出现一个重要的科学家阿利斯塔克,他在公元前三世纪提出“日心说”,他有一定的根据,但没有有力的逻辑,因为当时信息量很低,证明的难度极高,必须在逻辑上严谨自洽。在科学史上,展开的过程是一个逻辑模型得到证明的过程。
霍金又比了一个例子:今天科学谈的东西也都很难说是“实在”论,迄今为止科学家从来找不到电子,电子是概念,夸克更没有被人见过,只不过是粒子结构概念的一个推导,可它是科学界粒子物理学的前沿。你的主观模型是否表达了科学认知?要有四个标准:优雅、不可调整、可通过预测加以检验、可被证伪。
再看“唯物反映论”。
早在公元前5世纪,哲学家恩培多克就提出了。在那个自然哲学期,古希腊哲人还在追求本体,恩培多克说,我们的感官是真空的管道,物质发出流射,通过真空管道进入血液,“通过火的孔道,我们看到亮的对象,通过水的孔道,我们看到黑暗。”然后在心脏混合而成,这样一来,我们感觉到的知识当然是客观全真的。我们今天也是说“心想”,而不是“脑想”。但是,即使你的主观是一面镜子,但是因为镜子的不同,反映的物体也会不同,所以唯物论不能成立,是最原始的感觉。
再看“辩证法”。
从人类文明史来看,也是最原始、最低级的思维方式,东亚最早期的思想家都是辩证家。《易经》是甲骨文出现之前的非符号图形,是人类图解两性的符号,阳爻和阴爻分别对应男性和女性,然后再延伸到天地、阴阳,它刚一开始就是辩证法。
古希腊早期思想家也是辩证法,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发现辩证。读过马克思和黑格尔的人,都知道他们以辩证法辩驳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黑格尔是有贡献的,用纯逻辑的方式对辩证思维加以规范和研究,老子虽然使用了辩证法,但是没有通过逻辑验证,因此黑格尔做出了贡献。
黑格尔提出了绝对精神,通过正反、主客观、现象和本质等辩证逻辑统一。其实,黑格尔想要回答的不是辩证法,而是绝对精神,也就是世界是一个精神实体。我们的一切知识,只不过是一个逻辑模型,黑格尔的这项证明有效,才是黑格尔哲学的核心,而我们把他的绝对精神解读为主观主义,把他的辩证法解读为客观主义。
现在搞科学的人不会用辩证逻辑建立逻辑关系。辩证逻辑最重要的就是a和非a,a是依存对象,在单位时间只能关注一个问题,其它就是非a,这是一个最简洁的逻辑处理方式,是处理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即矛盾论,比如矛以外的东西都是盾,这是很粗糙的逻辑模型,在信息量极低的时候,它调整了认知聚焦的关键点。
辩证法同时是相对主义,什么叫前后、左右、高下?这是人类乃至比人类更低级的动物设置边缘的需求,是一种主观规定。辩证逻辑表达有效性的地方是越低端、越原始,越有用,你绝不能把辩证法和辩证逻辑作为西方哲学反思当中的高端。
我们所建立的辩证唯物主义,距离现代哲学相距深远,使得国人对西方哲学全然无知。
什么叫“在”?什么叫“知”?
古希腊哲学讨论“本体论“问题,讨论的所有问题都是围绕世界本源。当你一旦追究世界本源的时候,你的感知规定性会透射在对象上。到了笛卡尔开始,“认知论”登场,唯心主义开始全面纵深探讨,其实,唯心主义是哲学的新高度。
笛卡尔说过,我做梦的时候,丝毫感觉不到我的梦境是虚幻的,醒来之后感觉梦境里的真实不亚于现实。
中国古人庄子的“庄周梦蝶”也是阐述这样的感觉,他做梦变成蝴蝶,醒来之后又回到庄周,他不能分明究竟是蝴蝶梦见了庄周,还是庄周梦见了蝴蝶?庄子把这个有趣的谈话谈到了这里。
但是笛卡尔全然进行了追问,他把外在称之为“客观世界”,内在称之为“心灵世界”,也就是二元论。
范畴是什么?亚里士多德曾经就做过专门的研究,但是因为当年信息量不足,所以讨论得有点凌乱,到康德才真正把问题展开。我举一个例子,2+2必然等于4,你不会有异议。如果我说,小布什必然是美国总统,你一定听完这话就会别扭,因为小布什是美国总统,这件事情不必然,是或然,而2+2等于4是必然。
可是为什么你能一下子听出这两者的差别呢?因为你的感知范式或主观逻辑底层有“必然”和“或然”的范畴,你的一切外部信息是通过你的感知逻辑、范畴低层的规定转化的知识,这叫“天赋观念”。这个问题讨论得极好,极深入。
因此,笛卡尔说我们有一个心灵实体,这个心灵实体缔造了我们的知识,外界的实体和关系是什么,我们对它说不清楚,有待考察。这个思路必然又导出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
17世纪,英国经验主义者、天才哲学家贝克莱,他最重要的观点是“存在就是被感知”,如果你感知的世界、你所说的世界都只是你的知识和逻辑模型,你凭什么说还有一个外部世界存在,也就是,笛卡尔的二元论哲学暗含了一个独断:既然你所说的知识是心灵实体的产物,那么外部世界得不到证明。所以说,笛卡尔只是一个独断,是一个随便说说的假设。
贝克莱在逻辑上进一步深究,就出现了主观唯心主义,他说:“你所谓的对象都不过是感知和感觉的集合。”因为你能证明感知,但是你不能证明它的外部世界。
比如杯子,你眼睛看它是白色的,你敲的时候听到它的震动声,你摸一摸有质感,是这些感觉的集合有了这个对象。
你可以证明感觉,但是你不能证明这个杯子是存在的,因为你没有感觉以外的通道去证明它,因此证明无效。
为了回答贝克莱这个问题,出现了休谟(休谟是十八世纪英国近代不可知论的主要代表,他继承了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他认为外在世界是否存在,是不可知的,他把世界的一切归结为主观现象或经验,否认心理活动的客观来源和生理基础,提出不可知论。休谟接受了贝克莱“认为一切知识都以经验为来源,而经验是没有客观内容的。因此,在心灵面前,除了知觉以外,就再也没有任何事物了”的观点——笔记侠注)。
休谟说,我们的知识都是经验而来的,因此,非经验的证明无效,他是为了回答了贝克莱的问题。他提出两个重要观点:
第一,从特征判断中不能得出全征判断
比如从黑马、白马、大马、小马、公马、母马,你不能导出“马”这个普遍的东西,我们一切知识一定是全征判断,但是休谟说,我们不能从特征判断得出全征判断,因此一切知识要重新探讨;
第二,因果论不成立
我们思考问题都建立在因果的逻辑链条上,但是休谟说,你所说的因果关系,只不过是一个事情在时间和空间不断的前后出现,可是这里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什么叫时间?什么叫空间?如果时间和空间没有讨论,因果论不成立,就无法达成因果论的结论,这就导致人类的整个知识全面崩溃。
因此,休谟说,既没有全征判断,因果论也不成立。
康德年轻的时候教授了二十多年的自然知识,他从来没有想到,知识还是个问题(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调和了勒内·笛卡儿的理性主义与法兰西斯·培根的经验主义,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我想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是一个问题。
康德读了休谟的书,大为震撼,他发现他教了二十多年的知识,居然不知道什么叫知识,于是从自然科学教师转化为哲学教师,他开始探究这个问题。由此,西方古典哲学达到最高点。
康德说,我们所说的知识,其实都是现象。因为我们的感知不真,我们的主观有规定性,因此我们获得的知识都只是现象,都有先验和感知规定性的要求。外部世界是存在的,否则我们的现象找不见来源,但是它不为我们所把握和掌控。
于是,他另外起了个名字:物字体,或翻译为自在、自物。这个东西在彼岸,你的感觉永远够不着。
于是康德成了一个不可知论者,康德顺着休谟的时间和空间的探讨,明确提出时间和空间不是一个客体,他讨论问题的形式极为奇怪。他说,我们的感知是有先验规定性的,康德的先验论代表西方哲学达到一个极高的高度。
所谓先验,就是经验以先,你的感知格式已经被规定,这个东西构成你的基本知识。比如视觉是感知光的波段,听觉是感知波动性,那么,这个规定你是无法抗拒的。物自体发出的,跟你感知先验性的规定相碰撞的现象,糅合之后构成知识。
康德为了验证这点,居然从时间和空间跳出,说时间和空间不是客观的,而是先验感觉形式。我们无法证明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我们要感知对象的时候,我们感知的平台叫做时间和空间。
请注意,康德强调时间和空间是主观唯心的,对不对呢?今天被爱因斯坦证明了。
牛顿和爱因斯坦的学说差别在哪里?前者是绝对时空观,说时间和空间是客观存在的。爱因斯坦说时间和空间不过是物质和物质运动的属性,因此,当大质量的物质放进去的时候,空间会扭曲,等物质运动极快的时候,时间会变慢,像这样在逻辑上重新调整的时空,是我们的时空观。
可见我们的时空观是不断改变的,因此,康德讲时间和空间是主观的感知形式,我们再回到古希腊提出的形式和质料论,从这样的理解,你可以看到康德的证明极其高明,由此才建立了什么叫知识。
人们第一次明白,知识不是客观的、经验的对象,知识竟然是一个先验的、规定思想体系和感知模型给定的对外部信息的整理系统。
因此,理解康德所说的哲学,有三个概念非常重要:
第一,先验;第二,经验;第三,超验。
有了先验的感知规定性,然后你的经验得出的只能是现象,现象是扭曲了的对象,然后获得了你的感知,你的感知在经验的碰撞下,再经过范畴以及其它先验逻辑形式(通过数学、物理学证明,发现先验的逻辑形式),最后整理的结果得出超验的东西,才叫知识。
我们有哪一个知识,是你能验或先验的?有谁见过存在和真存?有谁见过理念或者柏拉图说的圆形?有谁见过粒子、分子、基因?所有这些东西,都不是我们经验范围以内的东西。可是所有这些我们经验以外的东西,反而构成了我们的全部知识体系。康德有效地整合和回答了这个问题,从而在认知论上第一次对“什么是知识”做了明确的回答和规范。
这之后就引出了黑格尔,黑格尔没有超越康德的高度,反而表达了康德哲学在古典哲学高峰以后的下滑趋势。
我用最简单的方式介绍了西方近代哲学,让大家理解西方哲学思路逐步展开的路径,如果大家对这些东西想要了解更深,你得去读他们得书,但是这个思脉锤炼了哲学的深度和精度。
下面讨论几个问题,大家可能会对唯心、唯物、不可知论得出结论,可能大家觉得我对唯心主义高度赞赏,实际上,唯心主义有一个问题没有回答:
心是什么?感知规定性由何而来?
笛卡尔提出的重要证明“我思故我在”,他必然导出贝克莱,他们只能证明我的思想存在。由于我的思想存在,我知道我存在,也就是说他不能证明思想的内涵何对象,因为任何对象都是思想范式里面的东西,所以就导出贝克莱“存在是被感知的”,但是这项证明缺少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你为什么要思?思为什么会无缘无故存在?
笛卡尔提出问题,到了康德,再一步思考“思”和“在”是什么,虽然还不足以回答完整。但是唯物主义也根本不够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们的知识并不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是信息整理模型。
到底唯物和唯心是什么关系?唯物主义把“唯”去掉,可以另外做一个说法:
我思故他在,如果没有他在,你何须感知?
感知的发现,一定是以“他在”为前提,我们完全可以这样做纯逻辑的假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才能理解既往哲学史上留下的一系列问题,需要一个另外的探讨。
唯心主义确实比唯物主义高明,它确实第一次发现了精神规定性和感知规定性,可是它没有找见自身的源头。唯物主义反映论因为粗糙,所以也不成立。
如康德所说,物自体在彼岸够不着,那么我们的“知”就不成立。我们的“知”究竟是什么?究竟要达到什么功效?这才是理解“知”的关键,留下了诸多哲学疑难,于是我们得对这个问题另做梳理。
那么,我们下面给大家做一个在我的学术模型上的示例。由于我们的感知对象是谁,我们不能直接捕捉到,于是我们必须首先假设一个模型。
我把这个假设叫“递弱代偿”。
我们看,如果既往的哲学不能有效回答“知”和“在”的关系,“知”和“在”是处在完全分裂的状态。那么,我们先提爱因斯坦说过得一个名言:“你在提出问题的角度,不可能解决问题。”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这个角度可以展现出问题,就表明这个角度走不通。
因此,从思想上讲,你必须换一个角度才能回答原有问题。我们换一个角度,我们假定,物质是有存在度的,也就是物质的存在是没有稳定性可言的,在物质稳定度在一再递减的情况下,我们会发现它的属性是递增的。
那么,在这个有限的纯边界之内,物质演化时,我们所说的感知,其实在模型上可以把它设定为是与物质属性相关的东西,这个东西叫“感应属性”。我们发现,如果质量和能量会衰变,那么,质量继续表达为衰变,这个衰变系列构成物质存在的一路下降,在这个体系上,我们发现它的感应属性逐步膨胀,构成反比关系。
比如,当存在度极高的基本粒子,到了原子阶段,它只出现强作用力、弱作用力、电子感应,我们以电子感应为例,我们可以把“电子感应”叫做“感应属性”,由于物质从“1”发展为不断分化的过程中,老子的原话叫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发现宇宙物质演化的过程同时就是分化的过程。
比如起点是1,能量团,最初分化出三种粒子:夸克、轻子、玻色子,三个粒子再分化为出92个天然元素,92个天然元素再分化出上千万种分子物质,上千万种分子物质再分化出上亿万种生命物种。
我们发现物质存在一路下降的过程同时,也是物质分化的过程,既然存在的本源是:物质一旦分化,也就是物质残化,那么残化的个体就必须寻求重新归一的整合,这个内在冲动的要求递生出“感应属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感知的前提。
比如,当基本粒子一旦分化为质子和电子的时候,电子就必须寻找质子,质子也必须牵拉电子,电子得靠它的感应属性去感知质子。电子感知质子的方式是用电子的负电荷感知质子的正电荷,或者反过来也是如此,质子用它的正电荷感知电子的负电荷,请注意,这个感应属性是我们感知的前提。
这个东西今天还沉淀在我们的身体里面,这就是神经生物电。
大家想想,在物理感应阶段,它的感应效果是谁?不真!因为电子感应质子,不是因为电子真空,而是电子有负电荷这个属性,电子的负电荷属性只能感知质子的正电荷,不能感知质子的质料、形状、大小、颜色,它都不能感知。它只能感知质子的正电荷,而且在感知的瞬间把负电荷扭曲,我称之为感知感性耦合。如果设定电子为主体,质子为客体,那么电子在感知质子的一瞬间,收获的不是一个负电荷,而是达成氢原子。
再比如,酸跟和碱基,酸碱化学反应,我们叫做综合反应。我们设定酸为主体,碱为客体,酸不是真空,它无法用真空感应对象,酸根作为感应属性,感应碱基,酸根感知的一瞬间,获得的不是碱基,而是盐,也就是对应属性的耦合构成感应效果。
大家注意,这个最原始、最低端的感应属性,发展出感性、知性、理性,我们统称为感知属性。
物质存在不断下降的过程,使得它的感应属性不断增量,我称之为“代偿增一”。
由此达成认知属性的发生,而且在它的原始规定性上,你的感应或者感知就不会真实,因为只是为了达成碎片化的依存。你用最简洁的、扭曲对象、感应耦合的方式,有效完成依存,就是电子完成和质子的依存关系,这个过程在萌芽状态中的规定性,可以证明感知过程不可能纯真。
那么,随着存在一路下降,缔造了从感应到感知的一路代偿,这个代偿弥补了存在向下的流失,由此存在了“存在欲”的概念,也就是如果属性代偿要发生,就一定证明存在有一个基本规定,如果达不到规定的量值,存在就无法存在。
如果存在一路下跌,什么东西来补偿达到存在这个欲值才能达到上限?属性代偿。
看到这里,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在物质演化的过程,越原始,存在度越高,越简单的物质,它的感应效能越低,它的能量越小,是因为它的属性代偿量不需要很多,就足以达致存在欲,两者成反比函数关系。
随着存在度一路下降,感知的属性必须递补才能达到欲值,由此达成感知效能的提高和存在的递失是一个适配关系。
这决定了我们这样的问题:精神的源头在哪里?什么叫知?知不是为了求真,只是为了求存。
感知不是为求真而设定,而是为求存而设定。那么,“知”的来源第一次有了源头,知的基本规定性在它的萌芽原始阶段就是以求存为目标,而不以求真为目标。
如果这个模型成立,那么表达为一个物化的逻辑假设,即:我思故他在。我们之所以发生感应属性,是因为物分化后,分化后的物必须寻求重新归一的整合,感知属性相应发生。
那么,这样就找见精神和知的源头,同时也解释了感知不真的原因:感应属性耦合,也知道了知的上限和下限。我们发现了宇宙万物感知属性膨胀的过程,从而找见知的上限和下限,从而回答哲学史上遗留的诸多问题。
那么,这个假设和证明体系,如果大家看明白,你就会发现,我在一点一滴地回答既往东西方哲学史上留下的诸多疑难。
我只是想告诉大家,人类的感知模型不断随着信息量的扩充而发生逻辑变革。这个逻辑变革的系列,在不同的模型中包含着不同的信息量,从而达成人类知识的丰富化和向前滚动的趋势。
百度百科:随着存在度的递减,后衍物种为了保证自身能够稳定衍存,就会相应地增加和发展自己续存的能力及结构属性,这种现象就是“代偿”。这个理论模型把物质的演变运动放在了可以定量考查的基础上,并化解了既往进化论的深层困惑:即在宇宙演运的进化过程中,为什么愈高级的物种,虽然它们的生存技巧越来越高强,亦即“衍存属性”越来越繁华,却不能改变它们的存在效力越来越衰微的总体趋势。
王东岳先生《西方哲学纵谈》之逻辑篇,未完待续...
点击阅读原文
读《哲学家王东岳:这是世界,无声无色》
声明:若不注明笔记来源、演讲来源、演讲者,将受《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保障规则举报抄袭。
关注
@笔记侠
回复以下大咖姓名 查看更多笔记干货
互联网笔记专栏:KK丨克莱·舍基丨里夫金|周鸿祎|冯仑|董明珠|李善友丨傅盛|余晨丨龚焱丨徐新丨阎焱丨俞敏洪丨盛希泰丨李丰|王小川|刘德|宗毅丨季琦丨蔡文胜丨吴晓波丨唐彬丨吴伯凡丨段永朝丨张邦鑫丨赵迎光丨罗振宇|吴声|王信文|伊光旭丨吴欣鸿|熊俊|赫畅|凯兹|韩梅梅|王凯|张天一|尹桑|马佳佳|齐俊元|张浩|陈远河|王锐旭等
心灵笔记专栏:泰勒·本-沙哈尔丨张怡筠丨行动派琦琦丨陈愉丨苏芩丨曹启泰丨吴秋坪等